古埃及的造船技术:尼罗河两岸的古埃及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埃及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大部分地区为沙漠,缺少树木,似乎缺少造船材料,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帆船不应当会是在这里,但是聪明的古埃及人,在很久以前就利用当地特有的植物“纸莎草”( Papyrus),尼罗河边湿地上生长的一种芦苇科水草,绑扎成小捆,再用小捆的“纸莎草”绑扎成船型,用在尼罗河上航行。尼罗河流域因气候影响,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刮北风,这就让古埃及人有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返程则利用北风张帆溯流而上的便利,古埃及人的智慧加之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促成了最早使用帆的船只出现在这里 ,古埃及船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没有肋骨,为了保证船的横向强度,从船首到船尾有一排横梁,穿过船的外壳板,同时这些横梁也充当了划桨手的坐凳。从出土文物和壁画浮雕上可以看出,古埃及船普遍使用长桨代替短桨,有更高的划桨推进效率。船只航行时航向的掌握,主要靠在船只尾部的舵桨来实现。

  腓尼基人和希腊人的帆船: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民族,自称为闪美特人,又称闪族人。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城邦国家。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腓尼基城邦的繁荣时期。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都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踪影。

  据说,“腓尼基”是古希腊语,意思是“绛紫色的国度”,原因是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特产是紫红色染料。腓尼基人强迫奴隶潜入海底采取海蚌,从中提取鲜艳而牢固的颜料,然后用紫红色染成花色的布匹运销地中海各国。

  有关腓尼基人航海的故事流传较多,据说他们曾经西出直不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更有学者认为,在公元前7世纪时, 法老尼科二世(Necho Ⅱ)曾经组织腓尼基人做环绕非洲的远航,他们从红海出印度洋,沿东部非洲海岸南下,在补给品快消耗光时,就上岸播种谷物,次年收成后再继续航行,两年后到达直不罗陀海峡,第三年才返回埃及,如果这次航行属实存在的话,足以证明腓尼基人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先进的船只制造技术。

  最早的腓尼基船是驶桨船,这在公元前700年的壁画浮雕上有所描绘。

  古罗马时代的帆船: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半岛迅速崛起,并与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利比亚西部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

  公元前3世纪,当罗马的势力到达意大利南端、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领土接壤时,这两大强国有了接触。此前罗马人相对于海上强国迦太基人来讲,并不善于航海和造船。公元前269年,迦太基舰队入侵西西里半岛,迫使沿海城市投降。当时有一艘迦太基大型划桨战船在意大利海岸搁浅,罗马人对船作了仔细的研究,召集了在意大利的希腊造船工人,造了100艘这样的大型战船和200艘较小一些的战船。在建造船只的同时,罗马人在陆地上建造了台架和划桨设备,用于训练桨手,以便在船只投入使用时,人员就可以操纵其出海战斗。聪明的罗马人此举开创了船舶发展史上的二个第一:一是第一次对俘获的敌方船只进行大规模技术仿制;二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陆上模拟训练器”来培训船员。罗马人没有盲目地认为光有船只就足以对抗强大而富有海战经验的迦太基人,因为当时迦太基人已经将投石机和弩床放置于战船上,并有灵活多变的舰队战术。于是罗马人受吊桥的启发,在船上装了一种长达十几米的木制长梯,并在梯子的顶端装有大铁锥,平时这些长梯收起固定于一个长杆上,战时当敌船驶进,或是二船发生撞击接触后,迅速放下长梯,身着重铠,手持短剑的罗马士兵一拥而上,登上敌船砍杀敌人夺取敌船。罗马人还在船的中后部装了一个木制的类似城楼的高台,可以在上面居高临下向敌船使用投掷类武器进行攻击

  明末清初中国的海上形势及帆船的发展:明朝末年,亦盗亦商的郑芝龙接受明政府招安,成为明朝将领,并在对荷兰人和海盗集团刘香的作战中,为明政府立下功劳,同时也打败和消除了自己的海上竞争对手。
  
  郑芝龙集团在扫清海上障碍之后,为郑氏集团的海上商贸活动提供了条件,“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他把泉州安平镇作为航海和经商基地,利用特殊身份打破官方的海禁,郑氏船队出没于国内外各港口,他的武装船队装备齐全,富有战斗力,航行于中国沿海、台湾、澳门和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之间,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力,扩大海上贸易,几乎垄断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郑芝龙“自就抚后,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可敌国。自筑城于安平(今晋江安海),海舶可直通卧内,可泊船径达海。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他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和雄厚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同荷兰、日本、南洋各国商贸公司竞争逐角,是官商结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人物。至明王朝覆灭,南明小政权建立,更是以郑氏海上力量为支柱,正如郑芝龙所说:“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即无家。”

  郑芝龙从事海外贸易,主要是同日本通商。郑芝龙在日本的政府有相当的影响力,由于他集官商于一身的特殊身份,他的武装商船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商业贸易的最强竞争对手。

  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相继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每年除建造一定数量新船外,维修的船数就达几十艘只,可见他的海上势力之大。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郑氏集团,就是明朝东南沿海的“海上诸候”。郑氏集团拥有明末当时最强的海上力量和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帆船。
  
  郑芝龙在与荷兰人的战斗中认识到西方帆船的优点,尤其是火炮技术上的优势,大量的郑氏集团的战船,吸收了西方帆船的特点,装备了大量的当时欧洲先进的长身管火炮,而非明朝水师传统的短身管火铳和后装的佛朗机火炮。从历史记载中可知,当时郑氏集团的战船上已经装火炮装于船舷侧位置,使船上火炮数量达到十六、二十甚至最多到三十六门。
沙船本是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的海船船型,典型的平底帆船,始造于唐代,至清嘉靖初年称沙船。尾部明显高于首部,低平的船首便于下锚碇泊。

  清道光年间,海运漕粮的开始,沙船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迄今江苏南通、上海崇明等地还有沙船。船形特征是平底,小平头,尾部有出艄,舭部有梗水木,身长而扁,吃水浅,稳性好,阻力小。清代陈伦扃《沿海形势录》记录特点说,因底平,遇有浅滩“少搁无碍”。小沙船双桅,大者多至五桅;早期为篾帆,明代已布帆、篾帆兼用,清代则普遍采用布帆。配有披水板,太平篮,橹因船大小配备二支至八支。清代大沙船也有无橹而专靠扬帆驶风的。在道光和咸丰年间,数量都保持在2000至3000只的水平,船工水手也多达10余万人,成为沙船航运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